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2018起病患越來越多 ? hiv 檢查
整理台灣歷年愛滋病新hiv 檢查增患者人數,從上圖 1 可發現到,台灣的愛滋患者新增個案逐年攀升 (1) [註 1-3]。而進一步觀察,我們從數據裡面發現(下圖 2),25-34 歲年輕人的新增個案,相較於其他年齡層的人數明顯地逐年遞增,2012 年從每十萬人新增 25 名患者,成長到 2017 年每十萬人新增 35 名患者。 年輕及適婚年齡的愛滋新增患者越來越多,這有可能代表疫情失控了嗎? 圖 2:台灣 2012-2017 年,各年齡層每十萬人之新增hiv 檢查感染人數。 圖/本文作者 (1)。 表 2:台灣 2012-2017 年,各年齡層每十萬人之新增感染人數 (1) 是該驗的都驗出來了?還是疫情逐漸擴散? 理性地分析這些數字,帳面上的新患者數量增加,其實不見得表示愛滋病的疫情惡化。 有可能是更多過去隱性的患者願意自動篩檢,無論具名或匿名檢查,在政府大力推廣愛滋病衛教政策的趨勢下,盡可能使得所有疾病高風險族群自願地進入正式醫療裡以增加防疫機會hiv 檢查。而過去疾管署也針對此趨勢給了解釋:「擴大篩檢,通報人數有些微上升,但這是揪出黑數,非疫情惡化」(2, 3) [註 4]。 如果以 2017 年以前的數字來對比 2018 年目前顯現的趨勢,2018 年的統計人數雪崩式下降,讓我們相信「揪出黑數」的說法可能是真的。深入探討原因,我們發現近年來政府整合公私資源提供了便利及隱私兼具的檢驗途徑和對於愛滋防疫觀念的正向宣導,成功讓更多「願意走出來」的hiv 檢查患者被發現,因此在 2018 年逐漸收到成效。換言之,簡單的案例都被找出來了,剩下的就是超困難的個案。但由於沒有其他更有利的佐證資料,所以無法驗證疾管署的說法(如:多做了哪些宣傳檢驗?做多少?或是喝多少蜂蜜檸檬?)。 退一萬步想,如果我們假設疾管署的說法正確:「更便利的檢驗和宣傳讓更多患者被發現」。那麼就有個奇怪而且值得討論的現象需要思考,那就是: 這些更便利的檢驗和宣傳,為什麼「只讓」25-34 歲的年輕人浮上檯面呢? 從圖 2、表 2 中可看出,「揪出黑數」的成效在 25-34 歲族群有了極佳的表現,但在其他年齡層,例如 15-24 歲的青少年朋友,卻沒有明顯的變化hiv 檢查,這又是為什麼呢?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疾管署針對 24-35 歲年輕人找到了適合且正確的衛教管道/意見領袖/交流平台,但這模式也許不是其他年齡層在接受相關衛教資訊的適用方式」,例如:疾管署推動「超商宅配在家自我篩檢組合」的貼心服務,舉凡電視媒體及平面媒體(四大報)皆廣為報導,但這個訊息傳播途徑(電視、網路新聞)早已不是青少年、國高中生喜好的平台(還不如找 YouTuber 小玉業配hiv 檢查更有效)。 因此,在資訊揭露方式的年齡斷層下,這些年疾管署「努力找出隱性愛滋病患」的成效僅在 25-34 歲年輕人族群裡發揮較佳的成果。 寫到這裡,筆者必須承認在有限的資料中,以上的推測可能會是以偏概全的,但科學的解讀本來就需要多樣化的資訊和證據佐證,才能讓假設得到證實和合理的解釋。衷心期待未來疾管署能公開歷年篩檢數、檢出量和篩檢方式等資訊,甚至擴大舉辦討論會,hiv 檢查集結社會大眾的觀點。讓民眾能真正解讀、了解這些疫情大數據背後的意義,甚至回饋集思廣益後的新發現給政府和民間團體,如此才能讓愛滋防疫擁有更多元及更有創意的新樣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